当前播报:血糖过高,身体可能会发出9个“求救”信号,别忽视

2023-04-13 01:39:06 来源:e药环球

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逐年提高,饮食结构也有了质的飞越,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有逐年攀升趋势。

数据显示,2017年中国大陆11.2%的成年人(根据WHO标准)或12.8%的成年人(ADA标准)患有糖尿病,因此,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 1.298亿人(男性7040万人,女性5940万人)。


(资料图片)

图片来源:123RF

早期发现血糖升高问题,对诊断治疗尤为重要

众所周知,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“三多一少”症状,即“多尿、多饮、多食、体重下降”,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,都有这些典型症状。

糖尿病患者身上常常有很多症状,而且那些症状大多都不典型,容易被忽视。

所以,并不能根据是否存在“三多一少”的症状,来评估有没有糖尿病,以免延误病情。

接下来,就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症状,让你更好地认识糖尿病。

1、易饥饿

在糖尿病早期,患者常常有饭前饥饿难耐和低血糖(心悸、出汗、手抖等)的现象,这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有关。

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变化是同步的,正常人进餐后血糖达到高峰时胰岛素也会分泌增多,以达到血糖正常的目的。

而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存在高峰延迟,进餐后血糖达到高峰的时候,胰岛素分泌却没有升高,而下一餐血糖回落的时候,胰岛素分泌才达到高峰,所以常常出现餐前饥饿,甚至出现餐前低血糖的发生。

2、 反复感染、伤口久不愈合

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时候,可能出现多部位的感染,比如肺部感染,以肺结核最为常见;皮肤感染,常表现为疖、痈等化脓性感染;泌尿系统感染,以女性多见,因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,在血糖高时,尿糖含量比较高,尿道就成了细菌、霉菌这类细菌最好的滋生地,就容易导致尿路感染。

同时,一般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外周血管病变,伤口周围组织的血供受到影响,此外,糖尿病人营养流失严重,伤口会出现经久不愈的情况。

3、视力下降

糖尿病常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,使视力受到影响,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,常因眼底出血造成视力突然下降。

另外,血糖高时,因为渗透压的改变,也会引起视物模糊症状。很多患者常常是因为视物模糊在眼科就诊时才发现血糖升高。

4、异常出汗

糖尿病在引起植物神经病变时会有异常汗液分泌,主要表现为上身出很多汗,下肢出汗比较少,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下肢也不会大量出汗。

5、皮肤瘙痒

血糖升高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引起皮肤瘙痒,女性患者常见的是阴部瘙痒。如果常出现没有原因的皮肤瘙痒,可以查查血糖。

图片来源:123RF

6、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

(1)胃肠功能紊乱。常表现为腹胀、食欲不振或顽固性便秘,也可表现为腹泻,或者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。

(2)排尿困难。高血糖损害了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经时,膀胱排空受阻,就会出现排尿困难、尿不尽、尿失禁等情况的发生。

(3)一过性脑缺血发作。糖尿病引起植物神经病变,会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出现紊乱,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时,比如从卧位改为坐位,或者久坐后站立,会出现头晕、眼花甚至晕厥的情况。

7、性功能障碍

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导致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,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。

8、四肢麻木、感觉异常

糖尿病还会引起末梢神经炎,患者出现对称性的手脚麻木、疼痛、灼热、感觉减退或消失症状,有夜间明显、白天减轻的特点。

9、嗜睡、昏迷

常发生在1型糖尿病或者老年患者身上,在某些应激情况下,如严重脱水、感染等一些诱因的作用下,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患者以嗜睡、昏迷为首发症状。

以上就是糖尿病常见的不典型症状,有些症状虽然可能轻微,但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,所以这些不典型的症状依然不容忽视!

一旦出现这些症状,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,早诊断、早治疗,这样才能对病情有帮助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。

另外,你可能还想看:

体重超过这个数,就要当心糖尿病!

糖尿病患者适合吃什么水果?

得了糖尿病,有哪些新药可选择?

……
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【健康榨知机】

在消息对话框回复: 糖尿病 

获取更多相关科普知识

参考资料:

[1]Li, Y., Teng, D. I., Shi, X., Qin, G., Qin, Y., Quan, H., ... & Shan, Z. (2020).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China mainland 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: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. bmj, 369. doi: 10.1136/bmj.m997

免责声明: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
标签:

滚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