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市台联专职副会长庄振文说,发展好家庭教育是向更高质量基础教育迈进的必然选择。但是,很多家长还不知道该如何做好家庭教育,急需指导。(上观新闻3月10日)
网上有这样一句话:不写作业母慈子孝,一写作业鸡飞狗跳。虽说是调侃,却反映出不少家长的心声。现实生活中,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家庭中,每当孩子有意无意犯错时,有的家长缺少耐心,教育方法简单粗暴,动不动“火冒三丈”,高声吼不算,有的还会大声骂,有的甚至动手打,对孩子施以种种家庭暴力,全然不顾孩子的“自尊”,其结果往往很糟。非但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,还使矛盾激化,孩子反抗情绪“爆发”,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等严重后果。这些案例,坊间媒体多有报道。人们注意到,这些家长中不乏高智商、高学历者。
问题出在哪里?出在一些家庭的家风传承,出在一些家长的自我修养,尤其是家庭教育知识的匮乏。
家庭教育这本“书”需要读读好。做好家庭教育,亟需正确指导。一份调查显示,64%的受访家长认为需要或急需家庭教育指导,83%的家长希望由学校来提供指导。这64%家长的需求、83%家长的希望不止是民生之需、教育之需,也是社会之需。亟需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回应。
现阶段,一个现实的问题是,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这方面的师资配备明显不足。目前,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主要由德育、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兼任,缺乏专职岗位。以上海为例,81.45%的教师认为自己需要“掌握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”,53.38%的认为“自身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与技能”。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评估指标,学校在开展相关工作时缺乏抓手,制约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常态化、规范化开展。以上海为例,现有的相关评估中,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督导评估指标》中设有“家庭教育”二级指标,但其评估要点集中在区层面的规划协调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长学校等硬件建设上;而《家庭教育示范校评估参考指标》则是由学校自评申报,覆盖面仅20%。并且,现有评估还存在“重评估和鉴定、轻督导和激励”等问题。
做好家庭教育,提高家长素质,是做好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的基础性工作和必备举措。做好家庭教育,是一门专业技术活,需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施策、联合发力;要加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,建立分层分类分岗培训机制;要建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激励机制,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保障配套政策,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职称晋升、薪酬待遇、聘用考核、评优评先等指标,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。更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是,实行并推广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认证,挖掘整合家长人才资源,委托第三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评估督导,积累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协同共育的经验和模式,发展好家庭教育,并且,向着更高质量基础教育迈进,这是发展家庭教育的必然选择,更是广大家长的迫切需求和由衷期待。
标签:
滚动